時至年終,中國經濟運行備受關注。國家發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司負責人6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總的來看,今年以來,中國經濟戰勝困難挑戰、頂住下行壓力,經濟恢復呈現波浪式發展、曲折式前進的特征,經濟運行總體回升向好,今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達到三分之一,仍然是全球增長最大引擎。
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.2%,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保持領先;農業生產形勢良好,預計全年糧食有望再獲豐收;三季度,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在連續5個季度同比下降后首次由降轉增……一系列數據彰顯中國經濟發展韌性。
民營經濟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。國家發展改革委民營經濟發展局負責人介紹,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》發布以來,一系列配套政策舉措落地實施,民營經濟發展總體上呈現出穩中有進、穩中向好的基本態勢。
數據顯示,今年前10個月,以人民幣計價的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6.2%,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到53.1%,比去年同期提升3.1個百分點,成為穩外貿的突出亮點。此外,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后,民間投資增速較快,前10個月同比增長9.1%。
國家發展改革委民營經濟發展局負責人說,按照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,抓緊推動相關政策落實落地,政策合力正在加快發揮作用。前三季度,新設民營企業同比增長15.3%。調查顯示,對宏觀經濟、營業收入、市場需求、對外貿易等持樂觀預期的民營企業占比提升,民營企業市場預期與發展信心進一步提升。
針對穆迪下調我主權信用評級展望,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財政金融研究室主任、研究員李若愚認為,穆迪的評級結果只是一家之見,其評級方法和評級依據均存在缺陷,此次穆迪對我國主權信用評級調降同樣存在一些誤判,其評級結果值得商榷。
實際上,在全球經濟面臨多重不確定性的背景下,國際機構近來密集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,為中國經濟投下“信任票”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MF)將中國2023年GDP增長預期從之前的5%上調至5.4%,同時上調2024年GDP增長預期;經合組織(OECD)將2023年中國GDP增速預測值上調至5.2%。
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宋立義分析,當前,中國經濟運行持續恢復向好,創新動能不斷增強,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。穆迪在此時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,是對中國經濟發展形勢和前景的偏見與誤讀。隨著一系列宏觀調控和改革開放舉措的有力實施,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會更足,韌性和抗沖擊能力會更強。
“中國經濟未來發展前景光明?!眹野l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司負責人說,我國擁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、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、產業體系配套完整的供給優勢、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帶來的動力優勢、較大的宏觀調控政策空間,中國經濟發展仍然具備較多有利條件和支撐因素。中國經濟韌性強、潛力足、回旋余地廣,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也不會變,我們有信心、更有能力實現長期穩定發展,并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帶來新動力、新機遇。(新華社)
編輯:吳若淇